您现在的位置是:随风逐浪网 > 综合
中美10年国债利率\
随风逐浪网2025-07-06 02:22:18【综合】2人已围观
简介大家好,我是华盛通的发仔老师,很多朋友最近都很困惑中美利率倒挂是怎么回事,今天发仔老师就和大家来聊聊。事件背景:4月11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出现倒挂,为2010年来首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大家好,中美债利我是年国华盛通的发仔老师,很多朋友最近都很困惑中美利率倒挂是中美债利怎么回事,今天发仔老师就和大家来聊聊。年国
事件背景:4月11日,中美债利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出现倒挂,年国为2010年来首次。中美债利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764%,年国中国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3 收益率持平上日中债估值,中美债利报2.7525%。年国
10年中债-10年美债的中美债利利差值走势
本轮倒挂释放何种信号?如何看待倒挂的背后主因?后市基本面如何演变?
本期小科普,发仔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这个“倒挂”事件!年国
一、中美债利首先什么是年国倒挂?
所谓“倒挂”,即短期利率水平高于长期利率。中美债利
通常,长期的债券收益率,因为回报率更高、持有周期长、需要更多补偿等因素,会高于短期。
但如果短期收益更高,相对来说,长期回报率会下降(时间更久),而短期融资成本更高,进而会反过来侵蚀长期增长预期
持续一段时间后便会给经济施加下行压力、甚至进入衰退状态。
二、国家之间的利率倒挂又如何理解?
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人口多、有通胀压力,政府提高利率水平,以减轻不良影响。而美国为了应付次贷危机、泛滥外溢的美元等,则不断减息。
这就是完全不同的国家货币政策。而本次利差倒挂,直接来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为什么国家间货币政策不同会产生这个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世界有一个平均利率水平,假设是3%,我们是3.5%,而美国是2.3%。
此时我们的收益率,高于世界平均和美国,这时候美国资本趋利,就会把钱投资于中国(稳稳的1.2%利差,幸福)
美元要素流入过的经济体,会给当地带来一波投资热,同时利好当地金融市场,这就是美元环流效应。
那么反过来,中美利差倒挂(美国利率高于中国),则可能引发跨境资本外流(或美元回流美国),进而冲击股、债、汇等市场。
此次事件,市场认为:
美国增长还有一定韧性而美联储政策收紧预期强化成为主旋律,使得10年美债在实际利率的主导下快速攀升。中国增长压力加大而政策宽松暂无进一步动作,因此利率边际趋弱但变化不多三、中美利差倒挂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前中美十年国债利差倒挂前,是2008年后以来最窄一次(5dp),还恰逢美债它自己内部,不同的周期曲线也倒挂,历史上很少见。
资料来源:Bloomberg,万得资讯,中金公司
即便2018年11月前后也没有到当前水平
当时中美利差收窄至24bp,2/10美债利率收窄至20bp 美联储处于加息末期,带动美债利率持续走高而中国正忙于金融去杠杆和贸易摩擦处理,增长趋弱,货币开始宽松,带动国债利率下行更早的2015年有所不同
中美利差是收窄的(50dp),但美债2年-10年利差还有相当距离(120bp)直到2017年中美利差才再度走阔,而2年-10年利差持续收窄。四、接下来的可能演变路径?
路径一:美债利率下行。
像2018年末那样,美国增长放缓,市场大跌,触发避险需求
美联储放弃紧缩,继续放水,使得美债利率快速下行
但就当前来看,短期内似乎并不现实,因为:
1、通胀有被约束预期:3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未来有可能一次或多次地加息50bp,同时也有分阶段调整缩表最高上限的预期
而且从长周期来看,十年国债作为美联储调控的“政策底”, 而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的可操作的空间也不多了
1980至今,美十年国债利率走势图
2、放缓不一定等于衰退:从基本面的角度看,美国目前处于放缓初期,增长高点已过
根据一致预期,GDP同比增速2022年仍可能维持在3%以上的水平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
路径二:中债利率上行
稳增长预期向好,推动中债利率上行,导致中美利差再度走扩。
疫情以来美国政策施力靠财政(美元“放水”),而我国政策施力靠信贷(低息贷款,结构性贷款等)
中金认为,中国自身增长韧性和稳增长力度最关键:抵御资金流出和汇率走弱
如供给侧改革和城市更新的力度更大,相关房地产刺激、新基建投资(电网、能源等)政策有待宽松及落实
对于中美而言,4-5月不排除是一个验证窗口,主要在于俄乌局势进展、美联储5月会议加息和缩表路径,以及中国局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的政策进展。
好啦,本期科普就到这里啦,各位朋友都了解了吗?
不妨在评论区告诉发仔老师,说说你对这次“倒挂”事件的看法~
温馨提示:新浪集团旗下的华盛证券,持有香港证监会1/2/4/5/9号牌照,足不出户,新浪财经用户0成本开户入金,开通服务后就能同时交易港股,美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很赞哦!(6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