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学新气象·向新时代文学高峰迈进
向新时代文学高峰迈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新时代文学新气象)
李云雷
核心阅读
新时代文学主题更加鲜明,新时学新向新源于当代作家更加强烈的代文历史主动精神和更加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气象同时也离不开对文学创作的时代有力组织引导。
时代之变、文学中国之进、高峰人民之呼是迈进文学萃取题材的无尽宝库,其中蕴藏的新时学新向新新经验新人物更是文学创新的源头活水。
历史感可以让我们在纵向发展中发现时代经验的代文新意,世界眼光可以让我们在横向比较中发掘中国故事的气象独特之处。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着新的时代文学创造。广大作家真情倾听时代发展的文学铿锵足音,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高峰火热实践,文学创作取得长足进步。迈进新时代文学主题更鲜明,新时学新向新体裁更丰富,类型更多元,传播更广泛,组织更有力。深刻理解中国文学在新时代的巨大变化与革新,总结提炼其经验与启示,能够更好助推我们向新时代文学高峰迈进。
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
文学主题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新时代文学的主题。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是当代作家的使命所在。
以脱贫攻坚为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摆脱贫困的广袤乡土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文学界涌现出赵德发《经山海》、陈毅达《海边春秋》、王松《暖夏》、季栋梁《西海固笔记》等优秀作品,题材体裁各异,形式风格不同。从中我们能看到因地制宜的脱贫实践,看到扶贫干部、乡村群众、创业青年、支教老师等人物故事,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与此相似,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命题,也拓宽着我们的思想视野,给文学创作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作家们瞄准这些命题,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描绘发展画卷。
新时代文学主题更加鲜明,源于当代作家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更加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同时也离不开对文学创作的有力组织引导。“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只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文学的方式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不断锤炼文学深入时代、表现时代的能力水平,新时代文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作家贯穿创作始终的功课。这不仅意味着作家要带着历史视野穿透现实,认识时代主题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书写时代主题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革以及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还意味着对文学手法的探索打磨,更独到地切入主题,更艺术性地呈现主题,将主题高度真正转化成艺术高度。
呈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新时代文学要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对生活广度与深度的开掘。创作者不能对生活的变化熟视无睹,而需要将“生活”对象化、历史化,敏锐发现生活的新变化新元素,从中洞悉生活本质,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
近年来,无论是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在山乡巨变、城市生活、科技强国等题材上的深入拓展,还是网络文学在职场人生、青春励志、商海创业等类型上的跟进发力,都表明文学创作在“写生活”的维度上持续掘进。一些作品不仅捕捉到现实生活的变化,还力图探寻背后更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变化,呈现人们不同于以往的感知、思维与情感结构,呈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变迁与心灵世界。还有一些作品把视野从中国拓展到世界,在与世界互联互通的舞台上书写多姿多彩的生活。如邱华栋“中国人在海外”系列作品就展现中国人在海外拼搏奋斗的生存状态,写他们身上流淌着的精神血脉和价值观念。石一枫《漂洋过海来送你》通过祖孙两代人的经历折射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从爷爷辈的保家卫国、工厂转型,到子孙辈的漂洋过海、世界互联,让我们看到更丰富的社会场景。
新时代涌现了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也活跃着许多走在前沿的时代新人。对作家来说,捕捉时代、书写时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新人”,塑造新时代的新人典型。比如,今天的中国农民不同于鲁迅、茅盾、柳青、梁斌等作家笔下的农民,即使与路遥所写的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也已有很大不同。现在的农民过上小康生活,使用现代化农业机械,享受信息社会的便捷,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式农民,也是文学史上的作家没有书写过的人物群体。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和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当下作家只有用心观察、用心体会、用心刻画,跳出既有经验,才能真正将其呈现出来。
不只农民,如今的工人、知识分子、创业者、青年人也都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有其独特的经验与生活。时代的飞速发展更是催生了无数新科技、新媒介、新职业和新的生活方式,需要文学予以发掘并呈现,写出新经验,塑造新典型。在付秀莹《野望》、杨遥《父亲和我的时代》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农民的新经验与新情感;在文珍、王威廉等青年作家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新职业新人群的喜怒哀乐;在蒋一谈、陈楸帆等作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已来,新的科技因素怎样融入并影响当今生活。这些都说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是文学萃取题材的无尽宝库,其中蕴藏的新经验新人物更是文学创新的源头活水。
打开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视野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传统、现代因素相互交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彼此并存,既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也不同于经典作家已有的文学叙述。这就要求当代作家在提炼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进一步打开视野,培养历史感与世界眼光。历史感可以让我们在纵向发展中发现时代经验的新意,世界眼光可以让我们在横向比较中发掘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
不仅如此,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观视野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新命题的激发下,中国文学不仅可以讲述中国故事,还可以讲述人类故事、宇宙故事。
在近年来受到好评的阿来《云中记》、梁晓声《人世间》、陈彦《主角》、胡学文《有生》等作品身上,就能看到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优秀文学的同台竞技。一些优秀长篇小说中,厚重历史与时代现实交织辉映,以文学叙事凝聚中国人的经验、情感与记忆,让人读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实、绵延赓续的精神追求和独具特色的诗性表达。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一方面对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也面向更广大的阅读世界,书写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生命史、情感史,发挥文学直抵人心的力量,为世界文坛贡献中国文学的独特光彩。
在文学史上,新主题、新经验、新视野的出现必然会催生新的创作潮流。“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期待新时代文学能够将新时代中国人的经验与情感转化为新的艺术、新的经典,讲述中国故事,凝聚中国精神,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为《小说选刊》副主编)
(责任编辑:热点)
-
近日,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丰谷酒业”)召开的经销商大会受到业内关注。会上,丰谷酒业称今年破产重整完成,“稳住了脚”“解放了手”“治好了隐疾”,公司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丰谷酒业有着 ...[详细]
-
星球商业评论5月5日,长沙市雨花区的工厂大门外,站满了周边的居民。大家说从4月份开始,就能闻到空气中刺鼻的味道,几百个孩子出现了流鼻血的症状。乃悟看了看他们打出的横幅:传福传福,天天传毒。事件经过媒体 ...[详细]
-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结合当前白城市疫情处置情况,经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自2022年5月8日上午9:00起,将白城师范学院校园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调整后,白城市全域均为 ...[详细]
-
中小企业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8大行业仅房地产上涨,餐饮业垫底
来源:华夏时报文/张智5月9日下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4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今年4月,本轮疫情已波及31个省份,东部一些地区疫情较为严重,部分大城市防控措施升级,企业停工停产,加之乌克兰危机持续、 ...[详细]
-
新华社日内瓦11月20日电 专访:美联储加息负面效应外溢——访美国知名投资家瑞·达利欧新华社记者陈俊侠 徐驰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负面 ...[详细]
-
美国国内通胀压力高企之际,美国海运监管部门联邦海事委员会(FMC)加码行政干预,以确保海运相关费用不会转嫁给消费者。近期,FMC要求全球三大海运联盟及其成员公司提交更全面定价和运力部署信息。“根据新要 ...[详细]
-
国务院此前发布《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通知明确端午节假日安排: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今年假期余额进入倒计时!据了解,今年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国庆节10月1日至7 ...[详细]
-
中新社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9日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 ...[详细]
-
欧洲投资界高管看好中国:目前正是对中国内地进行长期投资的大好时机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香港《南华早报》21日报道称,德国安联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安联投资的首席执行官托比亚斯·普罗斯日前接受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不是“风险地带”,目前正是对中国内地进行长 ...[详细]
-
每经记者 王紫薇 5月9日,对于网传国美发布通知,称公司出现经营困难、申请公积金缓缴一事,国美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此信息不准确,国美集团及相关产业公司并未正式下发相关通知。记者同时获悉,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