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亚洲和平发展权利不容剥夺
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港媒原题:亚洲和平发展权利不容剥夺 和平发展是亚洲亚洲的最高纲领。这是和平亚洲这个星期大外交的主题。从柬埔寨的发展东盟峰会到印尼的G20再到泰国的APEC,共同关切的权利主题在于如何实现繁荣与免于战火。亚洲各国的不容剥夺思路就是要超越当前国际政治的凶险,找回被践踏的港媒多边主义,对抗单边主义的亚洲霸权。亚洲人发现,和平不容亚洲和平发展的发展权利被剥夺,必须落实亚洲的权利非军事化与非核化,避免欧洲战火延伸到亚洲,不容剥夺也要躲开欧美极端化思想蔓延,港媒站稳亚洲的亚洲中庸之道,避免陷入社会撕裂的和平陷阱。
美国对亚洲的政策,要求亚洲诸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其实就是剥夺了亚洲和平发展的权利。从经济发展来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周边国家受到欢迎,因为路通才能财通。中国协助建造的印尼雅万高铁即将完工,将首都雅加达到万隆的铁路旅程从3个多小时缩短到40分钟,让印尼民众受惠。中国计划建到新加坡的泛亚铁路,为中南半岛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尽管美国不少主流媒体都在贬低“一带一路”,说是中国的阴谋,但东亚国家心里有数,须确保自己国家发展权利不被剥夺,否则繁荣的愿景就成为泡影。
亚洲也希望非军事化与非核化,不要让乌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不要让欧洲的祸水东流,损害亚洲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机遇。乌战已绵延大半年,美国发动全球对俄制裁,更让欧洲陷入能源危机,但美国输欧的能源价格却是原来的4倍,使欧洲民众受害。亚洲诸国领悟到必须摆脱集团政治的对立,不要在大国之间选边站,要创造以自由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让全球的经济紧密连接,保证物畅其流,才是和平的最佳保障。
亚洲国家在二战后,经过战火纷飞的日子,中国国共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是美国大力介入,也见证美军失利的伤心史,但战争在亚洲所造成的死亡与伤痛都超过美国。这在亚洲人民心中留下了集体阴影,必须远离战争,拥抱和平发展,才能确保人民的福祉。
和平发展是亚洲的主旋律,非军事化与非核化是亚洲人民的普遍期许,也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历尽战争的劫难,亚洲人越来越同意孙中山的洞见:不能当西方霸道的鹰犬,而要当东方王道的干城。中国的崛起,保证西方列强无法再垄断国际政治的权力,也使得亚洲人主导自己命运的时代终于可以实现。
(责任编辑:知识)
-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天元)11月22日,汪小菲与大S官宣离婚一周年,但其中牵扯的诸多故事远没有结束。从昨天上午十点开始,汪小菲一天之内发出了数条微博,上演了一出“发疯文学”,无数消费者立刻 ...[详细]
-
美批准9500万美元对台军售,外交部:强烈谴责,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
4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提问,美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日前发布消息称,美国务院已批准向驻美台北经文处出售军事技术及相关设备,主要包括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的规划、部 ...[详细]
-
两连板华夏幸福:华夏控股持有的公司股票存在被相关金融机构继续执行强制处置程序的风险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4月6日消息,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目前受廊坊等地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及相关人员因疫情受到不同程度管控及隔离措施,公司正在省市政府及专班的指导下努力克 ...[详细]
-
第20号)4月6日14时30分,西宁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为集中隔离点筛查发现。现将相关事项通告如下:本轮核酸检测阳性人员10号:女,3岁,散居儿童,现居住在大众街金松盛世天城小区1 ...[详细]
-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周三指出,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 ...[详细]
-
欧洲专利厅公布《2021专利指数》报告:华为申请专利数居首,三星、LG分列二三
据欧洲专利厅EPO)当地时间5日发布《2021专利指数》报告显示,华为去年共向EPO申请专利共计3544项,成为去年向EPO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三星3439项)、LG2422项)分列其后。2020 ...[详细]
-
交行全力支持上海抗疫:提供还款政策支持 酌情给予3个月等还款宽限期
4月6日消息,今日公布了十九条举措全力支持上海抗疫。据公告,对于参加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确诊患者、隔离人员包括隔离观察人员)、疑似患者,以及上述人员的配偶等个人贷款客户提供还款政策支持, ...[详细]
-
参考消息网4月6日报道 路透社伦敦4月4日发表一篇题为《乌克兰战争造成的影响开始损害“前沿经济体”》的新闻分析,全文摘编如下:乌克兰战争造成的负面影响导致世界上最贫穷的两个国家陷入全面危机,而且那些面 ...[详细]
-
中泰证券:维持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 非核心业务成新增长亮点
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9988)“买入”评级,由于2023财年Q2业绩受到消费需求减少、疫情以及竞争持续影响等种种挑战,下调2023-25财年营业收入至8922/9915/10936亿元,调整 ...[详细]
-
青岛银行去年营收同比增5.65%,增速进一步下行。4月1日,该行以4.09元/股收盘,复权后较上市以来高位下跌逾46%《投资时报》研究员 文清年报披露正当时。近日,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岛银行,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