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济增长4.8%,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原标题:一季度经济增长4.8%,季度经济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增长重信 | 新京报专栏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释放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季度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重信
▲4月18日,释放202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发布: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8%。季度经济图/新华社文 | 朱克力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增长重信数据,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释放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季度经济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重信
应当说,释放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季度经济国内疫情多地散发,增长重信中国经济所面对的释放,已经不仅是需求萎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更是超出此前预期的更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一季度这样的“成绩单”公布,究竟发出了哪些信号?反映出的亮点和趋势主要有哪些?
经济稳中向好
来之不易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
从全年开局的角度看,这或许不是一个足够亮丽的数字。但在环比意义上,比2021年四季度增长了1个多百分点,显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基数效应减弱的前提下,依然是来之不易。
稳中向好的应有之义,是在坚持底线思维、夯实增长基础的同时,兼顾需要和可能,与潜在增长率相衔接,也给疫情防控、结构调整和应对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留出余地,更从容淡定推进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为提升经济增长效率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本年度基础、积累阶段性势能。
不妨结合经济增长目标来看。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备受关注的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尽管第一季数据没有达到这个数字,不过结合以往的经济增速规律而言,即便第一季度低一些亦属正常,后面三个季度增速还是可以提上来的。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长5.8%;第三产业增长4.0%。新京报制图/陈冬科创引领、数智赋能
成为稳增长抓手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4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187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53037亿元,增长4.0%。
综观一季度数据,不仅总体稳中向好,各项数据也可圈可点。分行业和领域看,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较好;服务业持续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市场销售保持增长,网上零售较为活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其中,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服务业继续恢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
从投资看,民间投资59622亿元,增长8.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7%、14.5%。
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7.5%、35.4%;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1.3%、19.0%。
以上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步回升,建筑业增加值增速有望回升。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有望保持快速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从各地实施情况来看,科创引领、数智赋能成为经济稳增长的共性抓手。一方面稳住制造业大盘,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赋能实体经济,协同推进集群化建设、平台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推进产业补链强链,促进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培育绿色数字产业新生态,以改革和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齐稳齐升。
接下来的时间里,各地在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和火候,让新基建真正赋能产业和消费的“双升级”,在新基建与新消费的同频共振和动态平衡中,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城镇失业率上升
就业压力增大
再来看就业数据。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2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
从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上还算稳定,但在经济恢复过程中,由于受到超出预期的外部环境影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有所显现,无论是就业的总量压力还是结构压力,都是同时客观存在的。
在就业优先的导向下,稳就业绝不仅仅只是稳定就业数量,而是将就业需求视为经济增长的前提,以此扩大经济规模、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劳动力市场容量,使经济增长规模及其速度匹配或足以吸纳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要。
未来,以新技术扩容就业规模,以新观念改变就业导向,以新经济调整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是高质量发展诉求下稳就业的必由之路。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有望释放增长势能
需要看到的是,尽管一季度经济数据只有4.8%,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仍在深化,这将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就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前不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提出我国将从基础制度建设、市场设施建设等方面打造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中国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巨大受益者。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在进一步破除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更好地发挥区域联动作用和产业协同效能,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大抓手。
在此过程中,要运用好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摧枯拉朽的作用,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渗透正在摧毁各种市场壁垒和藩篱,推动形成网络化市场结构,这对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义非凡。
可以预见,伴随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系列改革的实施,我国营商环境将得到持续优化,从而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理由相信,在改革举措和市场预期的推动下,接下来的经济数据也会越来越好。
撰稿 / 朱克力(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知识)
-
美联储并不是唯一收紧信贷的机构,商业银行也是如此,这将给美国经济带来麻烦。美联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项针对贷款官员的调查显示,上季度,收紧大中型企业和商业房地产贷款条件的美国银行所占比例升至衰退期间的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富凯财经信创、教育信息化能否扭转近三年业绩下滑的尴尬。48.26%!这是近期强势拉升以来排名第三的换手率,成交量也创下这一波行情的新高,接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11日报道文/洪慕瑄)近年来,中国同拉丁美洲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合作不断加深,墨西哥《每日报》对此评论称,中国已经在拉丁美洲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该报称,中国与拉美的贸易往来几乎没 ...[详细]
-
个人养老金首批基金产品出炉,多家头部公募入围并增设专属Y份额
券中社报道,易方达、交银施罗德、汇添富、南方、嘉实、中欧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对旗下部分养老目标基金增设个人养老金专属Y份额,并进行管理费和托管费五折的费率优惠,降低投资者个人养老金投资成本。据了解 ...[详细]
-
金融街论坛年会观察: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个人养老金如何发力?
前不久,《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正式发布,引发广泛关注。在2022论坛年会上,来自部委、学术界、金融机构等方面的权威人士就如何推动我国个人养老金发展展开讨论。“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志锦 上海报道 国家发改委日前披露,国家发改委投资司11月9日主持召开重点省份基金项目视频调度工作会,督促指导地方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市场也称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签约投放项 ...[详细]
-
继昨日股价大涨超10%后,慧择最新财报也吸睛:Q3新单保费逆势增长34%
作为国内头部互联网保险平台之一的慧择(HUIZ.US)周五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Q3期间,慧择促成总保费(人民币,下同)12.5亿元,同比增长29.4%,其中新单保费逆势同比增长34%,达6.84亿元。 ...[详细]
-
来源:观点地产网观点网 央行“第二支箭”再度发力,令近两日地产股迎来了高光时刻,但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就而言,别人山花烂漫之时自己迎来了至暗时刻。除港龙中国地产之外,港股地产股在11月10日早间多数走 ...[详细]
-
早盘三大股指震荡回落,HJT电池板块逆市涨超2%,机构:A股仍处于修复性行情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张颖周一11月21日),三大股指震荡走弱,全线收绿。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跌幅达0.81%,报3072.09点;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分别 ...[详细]
-
一宗3年前的收购案,将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宁易购”,002024.SZ)再次拉到聚光灯下。苏宁易购最新公告称:“目前,Suning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i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