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话投资:期待新收获
炒股就看,新年权威,伊始专业,话投及时,资期全面,待新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收获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新年截至2022年11月底,伊始开立A股账户的话投投资者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达2.11亿户。资期
股民们2022年投资收益如何?待新2023年有哪些投资安排和预期目标?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投资者。收获其中,新年不少投资者表示,伊始乐观看待A股中长期行情,话投2023年大环境更加有利,期待新年有新收获。
投资是长期行为
尽管2022年A股表现不尽如人意,但不少投资者仍乐观看待中长期行情,并认为2023年会迎来好的局面。
“2022年股票收益14.51%,中签1只新股,踩中2个涨停板。”上班族徐良向记者展示着他的2022年投资收益账单说,“收益不比往年,投资得看长远,市场回调是暂时的,今年应该会好一些。”
曾经的证券从业者韩伟(化名)表示,2022年主要买了煤炭、新能源相关个股,基于多年的投资经验,“踩点”比较准。不过,收益“被平均”了。“去年不赔不赚,比较满意。投资是一个长期行为,不能说今天赔了,明天就‘关张’。”韩伟说。
过去一年,部分基民虽收益欠佳,但对2023年的市场充满期待。“老基民啦,什么风浪没见过,2023年应该会有好转。”在基金市场摸爬滚打近10年的吴弘表示,2023年将坚定持有偏股型基金。
选择分散投资的稳健型投资者不在少数。
“2022年,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的配置比例大约是1:1:6。最近,朋友介绍了一个债券私募基金,还在考察。”市民齐娟告诉记者,“投资不容易,要稳妥一些,别亏本就好。”
坚守价值投资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声音增多,不少股民较为关注经济增长、企业盈利等基本面信息。
“去年小赚,投资收益率有20%。医药和芯片半导体板块的几只个股拿了有2到3年。”有近10年股龄的钟阳说,相比身边频繁调仓换股的同事,拉长时间线来看,她的收益更胜一筹。
徐良也表示,工作太忙,没有精力做短线,事实证明还是坚持价值投资收益更好。“我有1只股票,是2015年买的,基本面不错。一开始就被套牢了,我没卖,后来随着业绩越来越好,股价表现也越来越好。我对这只股票有感情,现在仍然有一定持仓。”他说。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日前发布的《资产管理百人问卷调查报告(第3期)》显示,对于2023年可能推动A股上行因素的判断中,受访者选择最多的三个选项分别是企业盈利增速、经济增速和境内疫情变化;权益市场最看好的主题依次为“疫情修复”“国防装备”“高端装备制造”“自主可控和新能源”。
记者梳理发现,机构更加看好价值板块在2023年的表现。“随着企业盈利逐步改善,A股将在2023年的某个时段逐步筑底,并出现比较明显的反弹。”华夏基金副总经理、资产配置部行政负责人孙彬表示。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认为,在复苏初期,有望看到周期股估值率先回升,尤其是具有估值和业绩双重修复空间的行业;复苏趋势确立后,市场的关注点将回归成长股。
把握布局机会
多位接受采访的投资者表示,当前A股估值处在低位,是入手的好时机。
“去年底到现在已经走出一波行情,但复苏起点很低,目前A股估值并不高。”市民朱为表示,去年部分减仓,现在开始适时加仓。股票方面,关注业绩较好的高端制造企业;基金方面,重点关注“小而美”的基金产品。
市民王帅说:“2023年的投资计划暂时不变,消费板块有望崛起,准备买入长期关注的消费、医疗个股。”
报告指出,随着政策预期、人民币汇率、经济基本面三大拐点渐次出现,2023年A股将逐步聚力上行。
一些国际投行也表达了对A股2023年行情的期待。其中,美银将做多中国股票列入2023年十大交易;摩根大通表示看多中国股市,认为随着经济实现复苏,中国市场有望成为2023年最具韧性的市场。
“2023年股市应该会迎来好的局面,可以多一些期待。”有20多年股龄的蒋启文表示,2022年投资不是很理想,但现在准备开始加仓了。
- ·中国贸促会调研显示:欧洲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 ·代表建议加大“章公祖师”肉身坐佛追索力度,官方:继续争取
- ·今年前5个月,上海市外贸出口值同比增长1.6%
- ·和信投顾:创业板指大涨超3% 两市再现百股涨停
- ·以岭药业声明:市场上出现假冒“连花”系列产品,公司保留追责权
- ·广州幼童遭早教机构体罚后身亡,早教行业还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 ·中国金茂:向首开股份及项目公司提供不超过21.7亿元借款
- ·资金紧张的正邦科技签下400亿大单,项目前期只出地不出钱?
- ·欧洲最大核电站再遭炮击,国际原子能机构警告:这是在玩火
- ·丛亮同志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
- ·外交部:北约试图把欧洲集团对抗的套路复制到亚太,十分危险
- ·生态环境部:新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首日,各地已查处7起案件
- ·北京海淀区: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出区”,保持“两点一线”
- ·十年来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取得哪些进展?这场发布会做出总结
- ·5月国内手机出货量2080.5万部 5G手机占85.3%
- ·公安部:遏制毒品问题反弹风险,5年侦破涉网毒案3.7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