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企业去年业绩降速触底 新一轮疫情加速行业淘汰
原标题:奶粉企业去年业绩降速触底 新一轮疫情加速行业淘汰
集中度的奶粉提升让头部奶粉品牌依然维持增长,但业绩增速也受到了影响。企业去年
3月28日晚,业绩疫情中国飞鹤(06186.HK)和澳优(01717.HK)公布了2021年全年业绩,降速加速从已公布的触底多家奶粉上市公司数据来看,2021年奶粉企业的新轮行业业绩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放缓。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淘汰今年以来,奶粉由于新一轮疫情影响,企业去年中小奶粉企业赖以生存的业绩疫情市场销售活动受到阻碍,行业淘汰会进一步提速。降速加速
奶粉股降速触底
2021年也被认为是触底近年来奶粉行业市场最差的一年,虽然集中度的新轮行业提升让头部奶粉品牌依然维持增长,但业绩增速也受到了影响。淘汰
中国飞鹤公告显示,奶粉2021年中国飞鹤实现收入227.8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同比减少7%至69.2亿元。如果撇除2020年收购的原生态牧业购买收益,则净利润同比增长21.2%。其中婴配粉产品收入215.2亿元,同比增长21.7%,占到中国飞鹤收入的94.4%。
从业务上看,中国飞鹤在市场份额上继续保持领先,但2021年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速相比于前几年有所放缓,获客的难度也在增大。2021年飞鹤举办了100万场面对面研讨会,获取新客户226.6万人,平均每场获得2.3个新客户。与之对应的飞鹤的销售及经销开支也从2020年的52.6亿元增长27.9%至2021年的67.3亿元,主要是由于线下销售及推广活动成本的增加。
刚刚被伊利收购的澳优乳业2021年全年实现收入88.7亿元,同比增长11.1%,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增长3.6%,在过去3年里,澳优收入分别增长了37.2%、24.8%和18.6%。
分业务看,澳优自有品牌牛奶粉收入为44.1亿元,同比增长15.5%;自有品牌羊奶粉33.5亿元,同比增长7.8%。2021年澳优逐步从婴幼儿营养向全家营养转型,营养品业务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4.5%。
而早前公布业绩的健合集团(01112.HK)也类似,2021年健合集团实现收入115.5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净利润9.5亿元,同比下降12.4%。其中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其成人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ANC)和宠物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PNC),前者增长了8.8%,后者则增长了37%;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收入为51.5亿元,同比下降了1.9%。
29日开盘后,截至记者发稿时,中国飞鹤股价8.14港元,微涨0.49%,澳优和健合集团股价下跌4.65%和0.11%。
上述奶粉企业的业绩变化和市场总量萎缩密切相关。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出生人口数为1062万人,相比2020年又下降了11.6%。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则显示,国内0-3岁婴幼儿的数量从2016年的5090万下降到2021年的3710万。
业绩说明会上,健合集团CEO安玉婷认为,与往年相比,中国出生率下降造成婴幼儿营养及护理用品产品的整体市场及需求缩小。
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中国奶粉销量在2008-2014维持双位数增长,然后在2015年放缓至个位数增长,最终在2019年大幅放缓至1%,并在2020年开始负增长。
虽然市场一片哀声,不过多家乳企在财报中认为,行业已经接近底部。
澳优公告显示,目前随着集中度的提升,以及疫苗注射影响延迟生育需求的逐步释放,以及政府鼓励三孩政策的见效,行业或已经触底。中国飞鹤在财报中也提及,在政策推动下,预计到2025年新生儿数量将恢复到2021年相同水平,因此预判国内婴配粉市场将保持平稳。
疫情加速市场淘汰
从2019年开始,随着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国内主要奶粉品牌的增长大多来自于对中小品牌的蚕食和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拉动,其中更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抢地盘”,因此2021年,中小品牌密布的三到五线市场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荷兰皇家菲仕兰财报显示,2021年6-12月,中国整体婴配粉市场规模下降了5%,但下降主要来自于一线市场,下降6.6%,2、3、4线市场持平,同时三到五线市场婴配奶粉市场份额则占到市场总份额的55%。菲仕兰正在通过新一轮渠道下沉(菲常购业务)抢占低线市场,2021年第四季度其菲常购业务销售占比已超过菲仕兰中国婴配粉业务销售额的10%。
安玉婷也表示,2021年健合集团主动将婴配粉产品的分销范围扩大到低线城市,并重点发展超高端婴配牛奶粉及婴配羊奶粉等品类,而2022年还有进一步拓展分销的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巨头的抢食让本就艰难的中小奶粉品牌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新一轮疫情又来加速这一进程。
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发现,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多地出现新一轮疫情,特别是2022年初,随着疫情的暴发,国内多地采取了更严格的疫情管控手段,而这也间接放大了头部奶粉企业的优势。
有中小奶粉品牌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中小品牌的销售主要依赖于线下推广活动,但疫情防控让这些活动无法顺利举行,对销售影响很大,2022年更是明显。
今年3月,该负责人原计划组织6-7场线下促销活动,但实际只成行一场,而且到场人数不足预期的25%。同时,新一轮疫情波及面广,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这对敏感的3-5线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有较大影响。
相比之下,虽然头部奶粉品牌增速在下滑,但在疫情下依然可以保持增长。2021年中国奶粉行业前三和前十名的市占率为43.7%和82.1%,分别提升了4.1和4.8个百分点,集中度进一步上升。
据山东威海奶粉经销商马浩介绍,其代理的是国产某知名品牌的奶粉,此前当地防疫政策收紧,3月份他有十几天无法外出送货,解封后部分门店还出现缺货现象,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奶粉行业已经进入到深度零和竞争的阶段,疫情的影响加快了市场的淘汰进程,特别是疫情导致线下流量减少,加上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消费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头部奶粉企业加强了线上的消费者教育和品牌宣传,让品牌能力更强的外资和国产奶粉大品牌优势更加明显。
(责任编辑:知识)
-
【欧洲央行管委Nagel:不应该因担忧经济衰退而推迟加息】财联社8月31日电,欧洲央行管委Nagel表示,不应该因担忧经济衰退而推迟加息。提前加息可以降低经济陷入低迷的风险。欧洲央行必须采取果断行动维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4月28日隔夜美元指数一举突破103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迅速跌破6.60,上周至今已累计贬值超2000点。多家外资行调低了对人民币的全年预期。美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4月28日,沪指早盘在酿酒、银行等板块的带动下强势拉升,一度涨逾1%冲击3000点大关,但随后快速回落,午后再度探底回升;深成指盘中震荡下探,创 ...[详细]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 |韦香惠 编辑 |牙韩翔刘畊宏自抖音直播健身走红后,跟着他跳操的“刘畊宏女孩”们开始从直播间冲向了义乌小商品市场。 最近这两周,义乌购指数和关键词搜索量显示,“健身器材”作为一 ...[详细]
-
银行又双叒获得股东增持了!11月21日,公告,公司股东江苏交控全资子公司云杉资本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于10月20日至11月18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1.08亿股,增持比例1.05% ...[详细]
-
日前,经广东省委批准,广东省纪委监委对广东省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壮森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林壮森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违背 ...[详细]
-
近期,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持续保持价格监管力度,动态调整价格监管重点,强化对民生物资价格的监督检查。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哄抬物价、价格欺诈、价外加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坚决遏制违法势头,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 ...[详细]
-
记者 | 黄华4月28日盘后,发布2022年一季度报和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该公司实现营收27.22亿元,同比下降25.8%;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下降28.22%。由于 ...[详细]
-
为(SNAP.US)进行了辩护,称其增长虽放缓,但可能已于7月见底,并在8月改善,且有可能在之后加快增长。分析师Lloyd Walmsley予Snap"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5美元。他指出,8月份预计 ...[详细]
-
餐饮寒冬酱油醋生意集体遇冷:海天味业难逃增速下滑 加加食品14年来首亏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姜艳鑫 摄影)本报记者姜艳鑫 黄兴利 北京报道4月27日,公布2021年财报,为调味品企业2021年的成绩汇报画下句号。作为大众生活中的消耗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