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交易日合计净买入超280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加仓A股 外资大行看好A股今年盈利两位数增长
◎记者 汪友若
2023年伊始,个交A股A股外资做多中国资产的易日亿元盈利情绪显著升温。1月9日,合计借道沪深股通的净买加仓今年北向资金再度大幅净买入77亿元。其中,入超北向资金重仓股、资金、持续长分别获净买入14.49亿元、外资13.23亿元、大行9.89亿元。看好北向资金已连续4个交易日净买入,两位净买入额分别为18.44亿元、数增127.53亿元、个交A股A股60.66亿元、易日亿元盈利77.00亿元,合计合计净买入283.63亿元。
从对2023年中国资产的展望来看,“超配中国”已成为外资机构强烈的共识。瑞银证券中国研究部总监连沛堃在日前举办的研讨会上表示,积极乐观看待2023年中国市场整体表现,MSCI中国指数还有超过10%的上行空间。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在此前的预测中也提到,MSCI中国指数和未来12个月的总体回报率约为16%,2023年上述两大指数每股盈利增幅分别为8%、13%。
此外,在监管政策不断优化、盈利触底反弹的大趋势下,港股及中概股作为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吸引了诸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5个交易日净买入277亿元
新年开始仅5个交易日,北向资金便大举加仓A股277.19亿元,日均流入速度显著高于2022年下半年。
从流入结构来看,外资正重新布局其重仓行业,呈现整体等比例加仓的特征。统计显示,从北向资金细分行业净流入看,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代表的成长风格,以及银行、汽车等方向成为新年首个交易周北向资金主要加仓方向:白酒、保险、光伏设备、电池与股份制银行分别获北向资金净买入30.3亿元、20.9亿元、19.6亿元、16.3亿元和14.1亿元。
回望2022年,美债收益率上行等因素明显制约外资入场节奏。但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全球通胀压力有望趋缓,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海外央行陆续放缓加息节奏,新一轮货币宽松有望重启,外资入场节奏的最大制约因素正边际改善。
瑞银证券中国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2023年增量资金入场将显著提振A股表现,预计未来半年公募和私募将分别有约3000亿元的资金进入市场,而全年北向资金净流入额有望达到2000亿元以上。
高盛同样预计2023年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规模将回到正常水平,即300亿美元左右。
国际投行看好A股盈利两位数增长
在国际投行看好A股的众多理由中,“盈利复苏”“低估值”成为两大关键词。“2022年市场所反映的悲观情绪主要在于疫情反复扰动,以及房地产市场走弱,但目前这两大担忧已逐步消退。”孟磊说。
在不少外资机构看来,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正推动中国经济不断走向复苏。
瑞银证券中国研究部总监连沛堃表示,积极乐观看待2023年中国市场整体表现,其中MSCI中国指数还有超过10%的上行空间。在他看来,看多2023年中国市场主要有三大理由:中国市场的消费复苏有望带动上市公司盈利整体回升;估值虽然较2022年低位有所反弹,但当前中国资产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下,有较强吸引力;此外,2023年发达经济体普遍将面对经济衰退的问题,这将影响海外市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对比之下,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瑞信中国证券研究主管黄翔也表示,经过2022年大幅调整后,当前MSCI中国指数动态市净率为1.2倍,为2006年以来第二低位,仅稍高于2015年10月中创下的历史低位。黄翔预计,2023年中国政策的重心将进一步向稳增长转移,这一转向不仅利好宏观经济改善,更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2023年中国消费有望实现强劲复苏。受较高基数影响,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有所放缓,但依然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孟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市场盈利复苏的空间。他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与下游利润率改善将带动A股盈利增速从2022年的4%跃升至2023年的15%。在市场风格研判上,孟磊短期看好以房地产和消费为代表的价值股,若整体市场如预期企稳,风险偏好回升,中期(3至6个月)成长股表现将后来居上。
港股、中概股同步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外资看好的中国权益资产,不限于A股市场,也包括港股市场和美股中概股。
2023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均创下了历史最佳开年表现。这一方面缘于外资回流,作为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港股及中概股自然会获得资金青睐;另一方面,在美上市中概股的审计监管于2022年取得积极进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孟磊表示,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就审计底稿方面取到了比较高度一致的意见后,中概股退市风险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已经消退。并且,中概股在板块构成上主要偏向于互联网,而互联网板块2023年的盈利有望较2022年低位实现较大增长。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策略师王滢认为,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对中概股的审计呈现较正面的结果、强美元见顶、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以及消费复苏敞口较大等一系列因素,使得离岸市场的中国资产价格弹性或更加突出。
(责任编辑:知识)
-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当地时间20日爆料,英国政府声称要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却把大批运抵英国的俄罗斯石油登记为“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一漏洞让俄罗斯石油源源不断输入英国。今年5月,“马里纳三世”号油轮悬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孙铭蔚推特抵抗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收购的态度开始松动,此时距离马斯克提出收购的想法仅仅10天。据《华尔街日报》4月24日报道,在马斯克公布465亿美元的融资方 ...[详细]
-
参考消息网4月25日报道 据台湾“中央社”4月22日报道,巴西圣卡塔琳娜州布鲁斯基市百岁老翁瓦尔特·奥尔特曼在同一家纺织公司连续任职长达84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尽管拥有这项非凡纪录,奥尔特曼对寻 ...[详细]
-
4月24日,民航局向HO1334航班等6个航班发出熔断指令。根据通报,4月12日入境的吉祥航空HO1334航班大阪至大连)确诊新冠肺炎旅客5例;鉴于HO1609大阪至南京,实际未执行)航班为HO133 ...[详细]
-
11月23日,多位消费者向正观新闻记者反映,自己在星巴克抖音官方账号上成功抢购到0.01元星巴克馥芮白大杯双倍券,但随后却收到短信通知,提示发券失败,系统也显示已自动退款。对此,消费者们集体“炸锅”, ...[详细]
-
日产正开发自动避撞系统应对复杂路况,目标到2030年用于所有新车
共同社4月25日消息,公司25日就自动紧急避免相撞事故的驾驶辅助技术召开了线上说明会。该系统在切换车道以避免可能相撞的车辆后能应对行人突然冲出等复杂路况,日产力争到2020年代中期完成开发,到2030 ...[详细]
-
财联社上海4月25日编辑 黄君芝)Goldman Sachs)表示,由于金融环境收紧,以及经济放缓过度、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高盛建议美股投资者选择稳定因子。该行策略师David Kostin及其团队周日 ...[详细]
-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社会保险服务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处理:01工伤保险协 ...[详细]
-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于11月19日发布《疫情下的中国消费:现状、成因及未来走势》报告。报告指出,去年同期,消费对GDP贡献率高达62%,对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今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大幅下降 ...[详细]
-
中新网上海4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为何上海近期开展连续筛查?在25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胡晓波指出,需要通过连续多次的核酸筛查,尽早动态发现阳性感染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