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林中:未来旭辉将对标港资,净负债率目标30%
原标题:旭辉林中:房地产行业的旭辉春天已经不远了
未来旭辉将对标港资,净负债率目标是林中30%。
“我深信我们已经走过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未旭时光。”在市场转暖形势还不算十分明朗的对标时刻,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带着对行业一如既往的港资乐观,交上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净负成绩单。
3月24日,债率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披露了2021年业绩。目标报告期内,旭辉其实现收入1078亿元人民币,林中同比增幅达50.2%;年内净利润实现123亿元,未旭同比增长3.6%;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76.12亿元,对标同比减少5.2%。港资
销售方面,净负旭辉在2021年完成合同销售2473亿元,债率同比实现7%的增幅,但并未能完成此前设下的2650亿元销售目标。
在谈及2022年销售指引时,林中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旭辉22年大概有3600亿元的可销售货值,我们的目标是保持权益销售额的稳定。未来几年,旭辉会大幅度地开始提高权益销售额的比重,而不是只关注一个表面销售额的大小。”
这种转向正是基于林中对行业走势的判断。他认为行业过去的“三高”模式将会转向“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益”的新模式,会摆脱过去过分追求规模增长的路径。
“这个行业未来在成熟期至少可以维持10+平方米的发量,至少可以维持15万亿+的交易额。”林中预计。
2023年毛利率有望修复
尽管提出了更加注重效益的目标,但旭辉在关键指标上仍有努力的空间。据年报显示,旭辉2021年毛利率实现毛利率19.3%,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已连续两年下降。
旭辉执行董事、控股CFO杨欣表示,过去两年,行业毛利率整体处于下降趋势。“在上一轮扩张中,不少房企在投资上面比较进取;在限价的背景下,行业的毛利率在客观上被制衡。”
不过,这一状态或将有所改变。“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特别是今年年初的土拍中,整体的局势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扭转。”
杨欣表示,一方面,各地在集中供地的时候,已经预先给开发商留出了合理的利润空间,很多热点城市在达到限价后会采取摇号的方式,从而使拿到地的开发商有合理的利润率。另一方面,经过这一轮的洗礼之后,大部分的同行应该会越来越理性,可能会将挣钱作为投资的最核心目的,而不再把拿到土地作为核心目的。
“我相信,行业的毛利率会随着行业整体的变化逐步修复,”杨欣续称,“我们也有信心保持在行业的平均水平以上,希望2022年能有比较稳定的利润表现,2023年毛利率能开始恢复增长。”
林中也表示,未来旭辉要严守投资纪律,保持战略定力,不拿贵地不拿错地,不做激进的收并购,同时要聚焦深耕战略型的城市根据地的板块,拿地的方式上还是要坚持多元拓展,多轮驱动。
回顾2021年,旭辉在拿地方面实则颇为积极。据披露,其在2021年共获取66个新项目,应占土地出让金合计约394亿元;新增货值达到2056亿元,位于一二线的占比约为84%,平均地价达到7505元/平方米。
进入2022年,在各大民企节衣缩食应对偿债高峰之时,旭辉成为少数仍活跃在土地市场上的民营房企,一季度共获取3个新项目,应占土地出让金合计约34亿元。
截至2021年末,旭辉总土地储备合计约5250万平方米,其应占土地储备建面约2840万平方米。据亿翰智库数据,旭辉的土储存续比约3.6年。
对于这一土地储备量,林中亦提到,未来要加快土储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未来我们希望将土储的开发量控制在两年周期内”。
净负债率目标30%
业绩会发布当日,旭辉的股价明显下挫,盘中最大跌幅近12%,最终仍以8.83%的跌幅收盘,报4.13港元。多位市场人士指出,旭辉股价的波动主要是由于分红不够理想。
据披露,旭辉2021年度的派息采用现金股息与派发红股相结合的方案,即每股获派19港分现金股息,每100股获派发4股红股。而2020年的派息则为每股获派40港分。
对于今年的分红政策,林中解释称,管理层认为公司在当前不确定的情况下,要留下一部分现金增强股本,降低负债率,“我们省下来这些派息的钱将会用于回购境内外债券,进一步增强公司抵御行业波动的能力。”
“同时管理层认为现在的股价是被低估的,这个时候派给股东的股票其实未来会有巨大的收益,给长期的股东更好的回报。”林中提到,“过去三个月我们处在静默期,看到股价那么低,也无法增持。但今天以后就解禁了,我们大股东将会进场开始增持旭辉的股票。”
其实,相较于在股票市场的动作,近来旭辉已多次出手回购或提前赎回公司债券。
据旭辉方面此前披露,2022年,其需要刚性兑付的到期债券一共两笔,一笔是4月份到期的16亿境外人民币债券,另一笔是3月下旬到期的8亿境内人民币债券。
“截止2021年12月31日,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占比是16%,”杨欣表示,第一季度公司提前回购和兑付了相当多的直接融资,如3月份提前回购的8亿公司债,“目前年内刚性到期的只有一笔海外人民币债券,公司已经持续回购了1.2亿,现在存续规模还剩下14.8亿元,当前公司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为12%。”
不只是公司层面出手回购,旭辉的高管也表示将在二级市场购入公司债券。日前,旭辉对外披露称,陈东彪和杨欣将购买总规模不超过3000万元的公司债券,购买时间为其年度业绩公告即3月24日之后。
对于这一举动,身为购买主体之一的杨欣称,近期大部分内房企的债券价格出现了非理性的偏离度。“实际上这一轮的债券波动,不仅仅是来源于企业本身的基本面或者行业的基本面,其中伴随着不少不实的信息的传播,初期的话是先有一些不实的消息,然后后来在通过海外来做空的方式来兑现收益。”
混杂在许多信息中而又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的,便是日前瑞银发布的一则研报,其中提及旭辉存在600-900亿元的表外负债,并将旭辉控股的股票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
该报告发布后,旭辉股价连续两日大跌,跌幅均在20%左右。此后,旭辉对此报告内容予以否认,并披露其非并表项目权益后负债为251.3亿元,且无超股比担保。旭辉控股CEO林峰在业绩会表示,目前有21个项目的合作伙伴出了风险,其中有14个项目是无融资需求的尾盘项目,只有7个还在开发过程当中,“所有的项目都是封闭管理的,这7个项目在运营层面还是基本是正常的,所以整体来说对旭辉的合作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期,销售、资金均未有明显改善,且面临大规模到期债务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做空的势力。
不过,站在当前这个节点,“看多派”林中还是表达了对行业的信心。“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是永续行业,是周期性行业,这意味着它有春夏秋冬。现在只不过这是冬天,不是末日。我们相信冬天快结束了,春天也就不远了。”他预计,5、6月份市场有望迎来小阳春。
而当新的春天来临时,地产行业无疑要从过去“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进入新的发展模式,林中认为是个新的“三高”,即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益,从过去过分的追求规模增长,转向追求经营效益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他给旭辉定下的一个目标是,在未来8-10年把净负债率降到30%以内。
(责任编辑:焦点)
-
八部门: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成为科创金融合作示范区
证券时报网讯,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印发,目标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成为科创金融合作示范区、产品业务创新集聚区、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区、金融生态建设样板 ...[详细]
-
7月19日,睿远基金、银华基金披露了旗下基金产品的二季报。知名基金经理傅鹏博、李晓星等二季度的调仓换股路线图随之浮出水面。今年二季度,这些知名基金经理整体仓位变化不大。李晓星管理的银华心怡大幅减持,持 ...[详细]
-
上游成本及钢企提降压力下,焦化企业继续提高限产比例。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获悉,中焦协市场委员会近日召开市场分析会,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主要焦化企业参加会议。与会人员表示,针对当前行业 ...[详细]
-
【骑手被车连撞两次,警方通报!】深圳一名美团骑手遭遇交通事故,视频显示其两次被同一辆小轿车撞上。7月19日傍晚,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通过官方微博通报称,经初步调查,小轿车起步时车头左侧与电动自行车及 ...[详细]
-
直面能源危机!欧盟准备伸出“看得见的手”:限价、控需、征税……
欧洲正在考虑限制价格、减少电力需求、对能源企业征收暴利税等多种干预能源市场的措施。智通财经APP获悉,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对经济造成威胁,使家庭陷入贫困,欧洲正在考虑限制价格、减少电力需求、对能源企业征收 ...[详细]
-
自4月27日市场反弹以来,军工板块表现突出,截至7月15日,申万国防军工指数在本轮反弹中上涨34.57%,涨幅仅次于电力设备和汽车。那么,这轮军工板块行情崛起的原因是什么?未来持续性如何?对此,长城久 ...[详细]
-
01246)发布公告,公司将于2022年7月29日星期五)举行董事会会议,藉以考虑及批准其中包括)2022年经审核全年业绩及其刊发,并考虑派发末期股息如有)。经董事会于董事会会议上批准后,2022年经 ...[详细]
-
农业农村部:上半年出栏一头肥猪亏98元,猪价不具持续大幅上涨动力
澎湃新闻记者 彭艳秋7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介绍2022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陈光华介绍,从6月下旬开始,猪价经历了一波上涨,近期已经有 ...[详细]
-
转自:石家庄日报在日前举行的全市电力行业配网调度专业技能大赛中,市供电公司职工王泽雄斩获第一名。他将被市总工会授予技术状元称号,定额认定为市“五一”劳动奖章。围绕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石家庄市传统行业,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葛佳7月19日晚间,广发基金两位“王牌”基金经理刘格菘和傅友兴披露了旗下部分基金的2022年二季报,其最新十大重仓股也随之出炉。二季报显示,由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在2022年二季度调 ...[详细]